高中专区

文言文 | 叶老师深入古文浅说记(5):《某翁呼树上君子》


尝试不参考任何资料,看看自己是否能正确地回答下列问题。


        某翁除夕过中庭,仰见树杪 ① 有人,即止不进。翁屏退家人,仰树呼曰:“树上君子,此间已无外人,盍 ② 下?”其人乃下,叩首称死罪。翁视之,邻人也。相将入亭,先酌之三杯,曰:“汝所需若干?”邻人泣告曰:“小人有母,遇年荒,无以卒岁 ③ ,素谂翁家富有,故行此不肖事。今既不罪,尚敢他望耶?”言已,声酸嘶。翁曰:“不能周济邻居,以至为非,老夫之过也。今酒殽 ④ 尚温,汝其饱飡 ⑤ ,当以三十金畀 ⑥ 汝。勿再为此,他人不汝恕也,且陷老母于不义。”食已,乃予银,并布裹食物,送之墙下,曰:“归遗尔母。汝仍出此,勿使我家人知之,余亦终勿告人也。”

《某翁呼树上君子》

【注释】

①树杪:miǎo,树梢。

②盍:hé,何不。

③卒岁:度过一年。

④殽:同“肴”,菜肴。

⑤飡:同“餐”,吃。

⑥畀:bì,送给。


1. 老翁为何一开始就把家人斥退?

2. 邻人为何当小偷?

3. 结果老翁如何对待邻人?他又怎样劝告邻人?

4. 试分析文中老翁的形象。

5.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勿使我家人知之,余亦终勿告人也。




叶老师的话

古今有别,认识古文,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

1. 辨认古文里的语气助虚词:

“尚敢他望耶?”的“耶”,虚词,可用语感翻译成“呢”。

“老夫之过也”和 “余亦终勿告人也的“也”。虚词,不需翻译。

2. 掌握常见古文词汇意思:



3. 通过文字学认识一些不常见的字


”的原本意思是用勺子舀酒。

文章里“先酌之三杯”,指为先为他“倒”三杯酒。




答案

1. 老翁为何一开始就把家人斥退?根据你的看法,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老翁看见树梢上有人,所以遣开家人。

(原文:仰见树杪有人

他怕家人受伤害/怕树上的人对家人不利。

答案说明

根据你的看法,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个问题,文中没说明,同学们必须用逻辑思维来回答问题。


2. 邻人为何当小偷?

邻居家有个老母亲要养,却遇到年荒,没有什么可以度日,只好当小偷。

(原文:小人有母,遇年荒,无以卒岁


3. 结果老翁如何对待邻人?他又怎样劝告邻人?

让他先吃饱,再送给三十两银子,用来过日子,也做小生意。老翁过后还把食物打包让他带回去给母亲,并希望彼此不再提此事。老翁劝他不要再重犯,因为别人未必会宽恕他,而且他这样做,也陷他母亲于不义。

(原文:今酒殽尚温,汝其饱飡 ⑤ ,当以三十金畀 ⑥ 汝。勿再为此,他人不汝恕也,且陷老母于不义。”食已,乃予银,并布裹食物,送之墙下,曰:“归遗尔母。汝仍出此,勿使我家人知之,余亦终勿告人也。”


4. 试分析文中老翁的形象。


答案说明

若题目问及人物形象,同学们必须通过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他的性格和感情。

答案必须涵盖形象及例子两个部分。

若只写形象,没给例子,将不给满分。

若只写例子,没提及形象,则零分。


5.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勿使我家人知之,余亦终勿告人也。

不要让我的家人知道这件事,我也始终不会告诉别人。

(勿=不要、使=让、之=这件事/它、余=我、亦=也)


参考资料


翻译:

有个老人于除夕晚上在庭院中,抬头看见树梢上有人,于是就止步不进。他屏退家人,抬头对着树说:“树上的人,这里已经没有外人,为何不下来呢?”树上的人听了后,吓得直打哆嗦几乎都要掉下来了!老翁说:“别怕,我怎么是忍心去抓你的人呢。”那人才下来了,磕头称自己是死罪!老翁一看,原来是邻居,于是把他带进亭子,先替他倒了三杯酒,说:“你需要什么。”邻人流着泪说:“我家有个老母亲,现在遇到年荒,没有什么可以度日,向来知道你家富有,所以做这不孝的事情。现在你不怪罪我,我还有其他什么要求呢。”说完,声音哽咽!老翁说“不能周济邻居,以至于你做坏事,这是我的过错!现在酒菜还温着,你先吃饱,我再送你三十两银子,用来过日子的同时,也可以做小生意,这就可以过日子了!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了。别人不会像我这样宽恕,而且你这样也陷你母亲于不义。一旦成为小偷,到老也洗脱不了,何苦呢。”他吃完了,给了他三十两银子,并把食物打包让他带走,送到墙下,说:“回去给你母亲!你仍旧从这出去,不要让我的家人知道这件事,我也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其他的人。”


经一释长一智

(每一期 ,会在这部分为大家讲解常见的古文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