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览古今
一代天骄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12世纪末,铁木真经过十多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公元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漠北高原建立了大蒙古国以后,国力强盛,军事行动波及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西夏和金,统一了中国整个北方地区。
公元1260年,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继承了汗位,建都大都(今北京)。到了1271年,忽必烈正式称皇帝,建立了元朝,他就是元世祖。元世祖逐步巩固北方的统治之后,就集中力量攻打南宋,终于灭了南宋。公元1279年,实现了中国南北大统一。这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国家。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1162 - 1227),名铁木真,蒙古乞颜部人,九岁时,父亲被毒死,铁木真从此开始了艰苦的征战。他深沉有谋略,用兵如神,于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在斡难河源大会上被蒙古各部推为“成吉思汗”,意思是海一样广大的皇帝,建立蒙古汗国。以后他又继续东征西战,大大扩展了蒙古的疆域。他的势力日益强大,引起以克列部王罕为首的蒙古贵族的不满,1203年,王罕父子以允许铁木真长子术赤和王罕孙女的婚事为名,请铁木真来赴订婚宴,趁机谋害。不料消息走漏,双方决战于合兰真沙陀(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北),铁木真苦战不敌,败退到班朱泥河旁,饿了射野马,渴了喝混浊的河水,但铁木真不气馁,指着河水对他的部下说:“使我克定大业,当与众人同甘苦。苟渝此言,有如河水。” “同饮班朱泥河水”成为成吉思汗艰苦创业的千古佳话。
1227年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病死。成吉思汗世称元太祖。
斡难河源大会
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历时18年的统一战争,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大会,竖起了象征着威严和圣洁的九斿白旗,被蒙古各部推选为成吉思汗,创立了蒙古国。成吉思汗在即位盛典上颁布了 “大札撒” (即大法典),制定了政治、军事和管理制度。他号召蒙古人团结起来,说 “一支箭很容易被折断,当它成倍地增加后,就连大力士也折不断它” 。从此蒙古铁骑成为战无不胜的军队,被称为 “世界征服者” 。
蒙古灭金
1211年,蒙古第一次伐金,攻占金的都城中都,金被迫迁都汴京,之后,木华黎连续对金作战,金的势力大大削弱。1231年窝阔台兵分三路,大举伐金;窝阔台率领中军,直攻洛阳;铁木哥斡赤斤率领左军,夹攻汴京;拖雷率领右军,绕道宋境,进攻唐、邓。1232年,蒙古各路军队会师汴京。1233年金哀宗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蒙宋联军攻城,1234年蔡州城被攻破,金哀宗自杀,金朝灭亡。
钓鱼城之战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制定攻宋计划。蒙哥率军亲征,进驻六盘山,聚兵攻川。翌年,分兵攻打合州钓鱼城,钓鱼城地势险要,防御坚固,蒙军受阻,久久无法攻破,又因天气炎热,瘟疫流行,蒙军士气大落。蒙哥在攻城中受伤,死于钓鱼城下,伐蜀大军被迫退兵。 |
忽必烈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 - 1294),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1259年,蒙哥死后,未立遗诏指定继承人,蒙古朝廷中一部分人拥戴阿里不哥,另一部分人则拥戴忽必烈。忽必烈与宋朝议和,迎蒙哥灵柩,取得皇帝玉玺,班师北还。忽必烈在开平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与会诸王一致推选忽必烈为 “合罕” ,忽必烈颁布诏书,即位称汗,建元中统,忽必烈于1260年即位。
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为 “大元”1,第二年迁都大都(今北京)。1274年,他命伯颜大举伐宋。终于在1279年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他还主张蒙古统治者应该学习先进的汉文化。忽必烈是蒙古政权入主中原的第一个皇帝,世称元世祖。
元世祖忽必烈做了皇帝以后,就对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进行改革。
他先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为最高的行政机构。在全国各地设立了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在全国各地共设立10个行中书省,正式作为地方最高的行政机构。另外,吐蕃(今西藏)地区在元朝时也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由中央的宣政院管辖。元朝政府还设置了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与澎湖,这是台湾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
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加强了中央与行省,行省与行省之间的联系,使元朝中央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比以前任何朝代都有效,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元世祖忽必烈的一项创举。
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但在辖区的数目与大小等方面已有很大的变化。
统一全国后,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
忽必烈病逝于1294年。
蒙古、元朝统一时间表
1206年 | 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 |
1219年 | 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 |
1227年 | 成吉思汗灭西夏。 |
1234年 | 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完成成吉思汗的遗愿,灭金。 |
1279年 |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灭南宋。 |
世界征服者
1219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中亚花剌子模国(今阿姆河下游),花剌子模国君摩诃末沙在逃跑中病死,1221年花剌子模灭亡。窝阔台继承汗位以后,1235年命令拔都率军西征,1236年蒙古军进军伏尔加河流域,1237年征服俄罗斯全境,接着西征波兰,攻略捷克、匈牙利,直至奥地利和德国边境。在这次西征基础上,建立了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 国)。第三次西征是1253年旭烈兀西征大食,蒙古军队攻破 “木拉夷” ,占领黑衣大食的都城报达(巴格达),杀死回教共主哈里发,建立伊利汗国。蒙古军队不仅西征,还对缅甸、日本和爪哇等地发动征服战争,一时,蒙古铁骑威名赫赫,被称为 “世界征服者” 。
…………………………………………………………………………………………
注释:
1“大元” :忽必烈取《易经》中 “大哉乾年”,“元” 是极大,它比 “大” 还要大之意,立国号为 “大元” 。
…………………………………………………………………………………………
民分四等
元代的统治既有对中原传统统治制度的吸纳,又有游牧民族的特点。它实行了行省制等制度以维护中央集权国家的统一,但又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以确保作为少数民族蒙古族在全国的统治。
千户制
蒙古国建立后,蒙古社会就按千户制组织起来。千户制分千户、百户、十户三级,蒙古牧民被编为十户、百户和千户,各有一定的封地,当时共有95个千户,分别由千户长管理。这是一种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它打破了原先部落和氏族的界限,同时,千户制也是一种分封制度。千户制在蒙古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大元通制
《大元通制》颁布于1323年,是元代法典的代表。全书分四部分,共2539条。从法典编撰的体系看,《大元通制》继承了《宋刑统》和金《泰和律》的传统,是一部具有中国法治传统的完整的法典。它不仅承袭了唐以来中国封建法典的基本精神,还按照元代的社会实际情况以及蒙古法律和社会的特征重新拟定,反映了元代统治者的统治思想。
驱口
蒙古统治者在进攻金朝的过程中,掠夺了很多人口,这些失去人身自由的人被称为“驱口”,驱口在市场上可以随意地被买卖,他们已经成为蒙古贵族和将领们的私有财产。“驱口”的意思与奴隶相同,在南方就称奴婢,他们不编入国家户籍。有些人虽然经过赎身或被放良,但成为平民后仍被另编为“驱户”。
民分四等
元朝统治者把全国各民族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夏人、维吾尔人和在中国的中亚各族人民(一般称西域人和回回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高丽人等;第四等是南人,即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西南各族人民。四等人的政治待遇不同,如,蒙古人担任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职,并且世代相袭;色目人往往担任监视汉人的工作,地位仅次于蒙古人;南人最受歧视。这就是民分四等的民族分化政策,以便达到确保蒙古优势的目的。
…………………………………………………………………………………………
文天祥
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江西人,从小爱读历史上忠臣烈士的传记,立志要向他们学习,年轻时就考中了状元。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开始进攻南宋,一路南下逼近临安(南宋首都,今杭州)。这时南宋朝廷连忙号召各地派兵救援。文天祥在江西响应,组织了几万义兵,准备赶到临安去。有个朋友劝他说:“你用这些临时招来的人马去抵抗元军,好比赶着羊群去跟猛虎搏斗,还是别去吧!”文天祥说:“国家危急,却没有人为国家出力,难道不教人痛心吗?我明知自己力量有限,宁愿为国献身。”
南宋朝廷在危急中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去和元军谈判。文天祥被元军扣留,在押往大都的途中,他趁机逃走。他逃到福州、广东,重新组织力量抗击元军,后来终因力量悬殊,被元军抓住,随后被押往大都。
文天祥在大都被关了3年多,宁愿死也不肯投降。最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他说:“你的忠心,我也完全了解。如果你现在能改变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旧让你当丞相。”文天祥回答说:“宋朝已经灭亡,我只求一死,别的没什么可说了”。1283年,年仅47岁的文天祥去世。文天祥在监狱中写下的《正气歌》,成为千古传颂的不朽诗篇。
…………………………………………………………………………………………
马可·波罗
元朝同亚、非、欧各国的交往很多,当时来中国的外国人之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他在元世祖忽必烈时代来到中国。
公元1271年,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父带着他离开故乡,经过四年的艰辛旅程,来到了中国。
马可·波罗聪明好学,来到中国以后,很快学会了蒙古语、骑马和射箭。忽必烈很喜欢他,经常派他出去视察。马可·波罗后来在书中描述中国西北、华北、西南、中南和华东的许多地方,其中多数是他游历过的,但也有一些来自传闻。除此之外,他还到过南洋很多国家。据说,他在扬州呆过,还当了3年总管呢。
在中国时间久了,3个欧洲人非常怀念故乡,一再要求回国。获得批准后,他们再次踏上了充满艰险的归途。路上花了4年多时间,终于在1295年回到了威尼斯。这时他们已经远离故土24年,当地人以为他们已经死在国外了,而现在他们却穿着东方的服装回来了。人们认为他们带回了无数黄金珠宝,给马可·波罗起了个外号,叫 “百万” 。
没多久,威尼斯和另外一个城邦热那亚打起了仗。马可·波罗自己花钱买了一条船,亲自驾驶参加威尼斯的舰队,结果威尼斯打了败仗,他做了俘虏,被热那亚人关进了监狱。热那亚人听说他到过东方,常常到监狱里听他讲东方和中国的见闻。牢里关着一个作家,把马可·波罗讲的故事都记了下来,编成了一本书,叫《马可·波罗行纪》。
在这本游记里,马可·波罗描绘了一个新奇的东方世界,详细介绍了中国的著名城市,如大都、苏州、扬州、杭州等。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激起了他们对东方文明的向往。15世纪以后,欧洲的航海家、探险家,普遍受到了马可·波罗的影响,去东方寻找一个遍地黄金的国家。
…………………………………………………………………
问题:
1. 元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_____ 。
2. 元朝统治者对________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许以高位,但他誓死不屈,以身报国,慷慨就义。他死前写了一首诗叫 《_________》。
3. 马可·波罗是 ________ 国的旅行家,他花了____ 年的时间来到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