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专区
赠友送别诗
赠友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数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尤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互赠,以表达离愁别绪。
内容及主题倾向:
(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
(2)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3)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
(4)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赠友送别诗的特征:
文字特征:一般会出现“送”、“别”、“赠”等字样。
情感特征:表达的是离别时的不舍和伤感,别后的孤寂和思念以及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
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以物喻人,或是心理刻画。
意象特征:
(1)杨柳。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2)日暮。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
(3)月。月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矇胧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4)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钱饯别送行。
挑战自己
先尝试不参考任何资料,看看自己是否能正确地回答下列问题。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① 》
下马饮君酒 ② ,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③ 。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王维《送别》
注释:
① 劳劳亭,三国时期东吴时建,位于南京,是古时送别之所。
② 饮君酒:劝君喝酒。
③ 南山陲:终南山边。
1. 列出《劳劳亭》诗里送别的意象。
2. 李白如何借春风表达离别之情?
3. 为何王维的友人要归隐南山?
4.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写出了王维怎样的心情?
循序渐进
1. 列出《劳劳亭》诗里送别的意象。
柳条、送客亭。
2. 李白如何借春风表达离别之情?
他用拟人的手法,写春风深知离别的痛苦, 不愿见到人间离别的场面,而不叫风吹柳枝,不使柳条发青,不让人折青翠的柳枝送别。/ 诗人托物言情,把本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情,使它与相别的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
3. 为何王维的友人要归隐南山?
友人不得志,所以选择归隐南山。
4.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写出了王维怎样的心情?
王维希望友人享受隐居生活,不必再为尘世间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恼,也写出了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否定。
答案说明
王维劝友人只管到山中去,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是无穷无尽的。白云是大自然,象征着隐居的美好,这里明说山中白云无尽,表示王维希望友人享受隐居生活,不必再为尘世间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恼,也看得出王维其实也羡慕这样的生活,否定有尽的尘世的功名利禄。
参考资料
【翻译】
李白《劳劳亭》
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送客的劳劳亭了。
春风也知道人间离别的痛苦,所以不吹拂柳条,不使它变青。
王维《送别》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
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鉴赏】
李白《劳劳亭》
这是一首咏劳劳亭的诗,旨在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此诗应写于春风初到,柳条未发青之时。首二句用笔洗练,破题而入,点出旨意,不写离别之事,而写离别 之处,说劳劳亭,是离亭,是天下最伤心之处。江淹《别赋》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此点出“伤心”二字,触及诗意,突出了主题。此直中见曲,更见离别之苦,可知运思不凡,笔墨高妙。后二句笔锋陡转,借春风有情,写离别之苦,翻出新意:古之离别,依依赠柳,乃人之常情。诗人由此产生联想,并用拟人的手法,写春风深知离别的痛苦,不愿见到人间离别的场面,而不叫
风吹柳枝,不使柳条发青,不让人折青翠的柳枝送别。这种由离亭而思杨柳,由杨柳而思春风,托物言情,化无情为有情的手法,确实奇特高妙。其诗意奇警,诗味浓郁,蕴含尤为深长也。
王维《送别》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无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否定。
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