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览古今
唐诗的分期及其代表作家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唐诗的创作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和诗作。流传到今天的,有近50000首唐诗和2300多位诗人的名字。
唐代的历史从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到昭宗天佑三年(906年),共约300年。在这三百年间,唐诗从兴起到衰微,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初唐”、 “盛唐”、“中唐”、“晚唐”四期。
一、初唐(公元618年 -705年)
这是唐诗兴盛的准备期。唐初文学基本上还脱离不了梁齐的艳丽宫廷文学特色。隋末唐初的王绩,以放浪隐逸的诗风独树一帜,书写了自己的真实感情,突破了贵族宫廷生活的局限。继之而起的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虽未尽脱齐梁诗风,但已能多少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内容,初步扭转文风。直到陈子昂出来,力倡建安风骨,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唐诗发展奠定了坚固基础。
二、盛唐(公元716年 – 755年)
这是唐诗的黄金时代。这时期出现了大批优秀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是这一时期最卓越的诗人。而诗风则融合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山水田园诗派等,盛极一时。
三、中唐(公元766年 – 820年)
这一时期出现了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和他所领导的“新乐府运动”,其精神是作家自觉地对现实进行揭露和批评。其他的重要作家有元稹、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等。
四、晚唐(公元836 年- 906年)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李唐王朝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面对这样的现实,一些具有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人,如杜牧和李商隐等,都幻想着盛唐那样富强时代的再现,但无情的现实又粉碎了他们的梦想,而使他们产生了绝望与悲哀,致放浪于秦楼楚馆,沉湎酒色,或陷入缠绵悱恻的爱情而不能自拔,感伤情绪成了他们诗歌的基调,其他重要诗人有温庭筠、张日休、杜荀鹤等。
唐代文学,与士人的生活有关,其中重要的是漫游、读书山林之风、入幕府和遭贬谪的生活对文学的影响很大。唐代士人在入仕之前,多有漫游的经历。名山大川的游历,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美的向往。山水游赏,开阔视野,亲近自然,陶冶了情趣,提高了山水审美的能力,促进了山水田园诗的发展。有些诗人还有神仙道教信仰,在唐诗中留下了印记。除了名山大川和通都大邑,唐代诗人的漫游处所也包括边塞,于是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边塞诗,如高适、岑参、李益、王昌龄、李白、王之涣等人,他们的诗歌作品都富有慷慨壮阔的气势和境界。
通都大邑如长安、洛阳、扬州、金陵等地,都是唐代最繁华的都市。唐代士人入仕的途径很多,科举之外,入幕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许多诗人都有过幕府生活的经历,王翰、高适、王维、李白、岑参、杜甫、元结、杜牧、李商隐等都曾在幕府生活过。
读书山林也是唐人的另一种风气,一些士人,在入仕之前,隐居山林,或寄宿寺庙、道观以读书,如陈子昂、李白、岑参、刘长卿、孟郊、颜真卿、杜牧、温庭筠、杜荀鹤等。山林清幽的环境,是读书的好地方;唐代寺庙经济发达,可为贫寒的士人提供免费的膳食与住宿,且又藏书丰富,读书方便。
文人做官遭贬谪也是常有的事,贬谪的悲愤不平,孤独寂寞,凄楚忧伤,和对理想的追求,构成了内涵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李白、王昌龄、刘长卿,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等,都有关于贬谪生活非常优秀的作品。
漫游、读书山林、入幕与贬谪生活,丰富了唐代诗歌的内涵。
唐朝是诗人辈出的时代,在为数众多的诗人中,最闻名于世的有三位大诗人,那就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他们都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大诗人。
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是一位热情奔放、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一生几乎走遍了中国大地。他是天才作家,往往具有惊人的想象力,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高超的意境大如天体地形、名山胜水,小如花草树木虫鱼,以至人物的心理活动,李白都能以生花健笔,作生动的描绘;他有快乐,也有痛苦;有雄心,也有幻想;有青春的欢笑,也有落寞的哀吟;有生命的高歌,也有不平的呐喊。
诗人写他傲岸的一面:“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写他豪爽的一面:“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披发弄扁舟。”
写他乐观的一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写他狂放的一面:“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想象奇特,热情地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强烈地表现了对国事的关心,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李白的诗保存到现在的有990多首,其中的〈将进酒〉、〈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名诗,世代被传颂。
杜甫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时代。他年轻时游历过许多名胜古迹,后来又有机会接触到下层人民。不平凡的经历,使他了解到人间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他关心国家的安危,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他在诗歌中大胆地揭露了封建王朝的腐朽,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疾苦和当时社会的变化。杜甫的诗保留到今天的有1400多首,其中著名的诗作有〈春望〉、〈兵车行〉 以及 “三吏”、“三别”等。
白居易主张文学应反映现实,文章应为时而作,诗歌应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稹、李绅等人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他的〈秦中吟〉、〈新乐府〉等讽喻诗,揭露了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历来脍炙人口。白居易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淳朴自然,流传很广。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
唐诗一直受到中国人的喜爱,许多是个连儿童都能背诵,如〈静夜思〉、〈春夜喜雨〉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唐诗名句,经常被人们引用。唐诗的普及读本《唐诗三百首》,受到了中外读者的欢迎。唐代诗歌不仅达到了中国诗歌的顶峰,而且也是世界诗歌宝库中的奇珍异宝。
唐诗欣赏
1.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延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地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将进酒》是李白咏酒的代表作,极能表现他的个性。此诗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无论喜怒哀乐,如江河流泻,诗的表现手法夸张,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
从诗的主要内容看似乎写的都是及时行乐,看透人生,只愿长醉不愿醒的情感,看似消极,然而李白的内心深处,却不是真正的消极颓废,而是借酒排遣心中的苦闷,来表现对权贵和世俗的蔑视。在豪饮行乐中,深含怀才不遇之情。诗中极言人生短暂、主张及时行乐,轻视功名富贵,反映诗人失意苦闷之心情。全诗语言奔放,气势雄伟。
2.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肃宗至德元年,杜甫离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不巧被安史叛军抓获,带到沦陷了的长安。安史之乱使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萧条的景象令诗人感慨万千,哀恸欲绝。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这首诗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3.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卖炭翁》是白居易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白居易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
诗人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却被宦官掠夺。
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烟雾渺渺的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和你离别,你我同在宦海浮沉。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也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绝不要在岔路口分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5.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罢相。这首诗是张九龄遭贬谪荆州长史以后所写,作者在异乡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
6.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7.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资料来源
1.《图说中国历史》
2.《中国历史常识》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
4. 郭四海《中国文学史》
5.《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6. 网络:百度·百科; 《〈国学梦〉 古诗词大全》
同学们:阅览了上述几首特选的唐诗,你是否爱上它们?附录以下数首非常脍炙人口的唐诗,供你们朗诵,希望你会喜欢。
1.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2.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0.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