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专区 | 中三
一、知音篇
一日,热闹的大街来了一位西装笔挺的青年,他带来一把小提琴,当街演奏小提琴曲。他开始拉弓演奏时,竟然吸引了无数的行人驻足围观。人人翘首企足观望。
小提琴家眼见围观的听众不计其数,尤其是身旁还有一位小女孩蹲下身子,也在聆听,他不禁心中暗暗窃喜,这一回应该可以获得盆满钵满的赏钱,就卖力地拉小提琴。他竟得意地闭起眼睛来拉小提琴。一曲接一曲地演奏,他的曲调越演奏越是高深,众人不解其琴曲,纷纷离开。当小提琴家演奏完毕,静待听众报以如雷的掌声,可是现场鸦雀无声。他好奇地睁开双眼一看,现场竟然空无一人,只有一位小女孩还在现场蹲着。
小提琴家感动地对小女孩说:“小姑娘,你真是我的知音,让我再为你演奏一曲吧!”小女孩说:“先生,不必啦,你脚踏着的矮凳是我带来的,我现在等着把它拿回家。”小提琴家不禁莞尔,然后叹了一口气说:“哎,知音难寻呀!”
二、《古诗十九首 · 西北有高楼》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的意思感叹知音难寻。
三、“知音”一词的出处
概述:
在古籍中,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就有记载“知音”一词。俞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均有所记载,也留传于民间;后来,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将其改成《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古籍原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善听之。方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太山。”少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锺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着太山,锺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极太山!”不久,伯牙弹琴,心里想着流水,锺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把弦折断,终身不再弹琴了,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锺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而为他弹琴了。
四、成语典故:“高山流水”
成语“高山流水”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伯牙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为自己的曲高和寡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
一夜,伯牙在泰山的北面乘船游览,突然遇到暴雨,船只停泊在岩石下的江面上。雨后天晴,面对清风明月,他心里伤感,思绪万千,于是弹起琴来,琴声悠扬。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忽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汹涌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锺子期。伯牙每有曲子弹奏,锺子期总能寻根究源曲中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懂我的曲子,真好啊,真好啊!你心里想像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的琴声哪里能逃过你的耳朵呢?”
后来锺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锺子期的坟前弹拨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因为世上再也无知音人了。
伯牙与锺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而那种知音难觅,知已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上演着。
后记:世上如伯牙与锺子期的知音实在是太少了。孟浩然曾叹曰“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岳飞无眠之夜也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苏轼自比孤鸿,写下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州冷”句子。贾岛却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的辛酸。
知音难觅,知已难寻,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成了人们永远的思求。
五、文字游戏
1. 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适当的字,使每一横、竖都能成为含有意义的短语。你可以应用下列的字,可重复使用。
(明、水、清、秀、青、山、丽)
2. 试将下列的词填入空格里,形成顶真修辞格。
曲高和( )仁寡( )不容( )严色( )害无( )比皆( )非分
( )知故( )而不( )非所( )道于( )目听( )心所( )
想不到。
參考答案:
1.
2.
曲高和(寡)仁寡(义)不容(辞)严色(厉)害无(比)比皆(是)非分(明)知故(问)而不(答)非所(问)道于(盲)目听(从)心所(欲)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