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4337

阅览古今 | (18)三国时代(上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三国鼎立

        黄巾之乱沉重地打击了东汉王朝。从此东汉王朝逐渐瓦解,名存实亡。为争夺地盘,各自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相互混战,最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中国的局部统一,为后来的西晋统一奠定了基础。

 

董卓之乱

        189年,汉灵帝死后,长子刘辩继位,他的母亲何太后临朝听政,外戚和宦官的冲突重新激烈起来。太后的兄弟大将军何进召并州牧董卓进京。董卓进京后,废掉刘辩,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自己担任相国,开始专制朝政。关东各州郡牧纷纷起兵讨伐董卓,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焚毁了洛阳。192年,董卓被部将吕布和司徒王允合谋杀死。他的旧部李傕郭汜等以报仇为名,率大军攻入长安,继而自相残杀,长安变成废墟。董卓之乱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200年,曹操袁绍十万大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交战,曹操亲自率领五千精兵,偷袭袁绍的粮草重地乌巢,烧了袁绍的全部军粮。袁军闻讯大乱,曹操乘胜追击,歼灭大量袁军。袁绍只带了800多名骑兵,狼狈逃回河北,从此一蹶不振。这次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隆中对

        东汉末年,刘备听说诸葛亮是个杰出的人才,就亲自三次前往隆中,请他出来帮自己打天下。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才出来会见。他为刘备分析当时的形势,建议先占据荆州、益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并联合江东的孙权,共同对抗曹操,利用时机分东西两路北伐中原,恢复汉室。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隆中对策,指出了天下三分的形势,为刘备图霸一方提出了正确的方针。后来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以及蜀汉的内政、外交策略,基本上就是按照诸葛亮的筹划去实施的。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和孙权、刘联军之间的一次大型战役。

        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曹操控制黄河流域以后,自恃兵力强大,企图进而统一天下。208年,他亲率20多万大军南下,与孙权刘备的联军在赤壁(今湖北嘉鱼东北)决战。黄盖1)提议火攻敌船之计,孙权的大将军周瑜2)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攻打曹军。当时东南风正急,火烈风猛,于是,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烧毁了大量的曹军战船,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周瑜等率领精锐战士紧追在后,奋勇向前,曹军大败。曹操率军从华容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风。曹操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老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曹军因为饥饿和疾病而死者大半。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

        此战中,曹军被烧死者很多,但大部分的曹军都是因为饥饿和疾病而死。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曹操率领残部仓皇逃回北方,再也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江东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则乘机占有荆州并进而夺取益州,从而基本形成了曹、孙、刘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的形成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历史上又称“曹魏”,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第二年,刘备在成都(今四川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又称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国,229年,正式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或“东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最后形成,中国暂时获得了局部的安定。


国名

建国年代

都城

建国皇帝

220

洛阳

曹丕

221

成都

刘备

222

建业

孙权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为了夺回荆州和给关羽报仇,222年刘备亲率大军进攻孙吴,自巫峡至夷陵(今湖北宜昌东)连营700余里,声势浩大。吴国大都督陆逊采取固守不出、以逸待劳的战略,直待蜀军疲惫,才在蜀军主力驻扎地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决战,他采取火攻的办法,大破蜀军40余营。刘备全军土崩瓦解,仅带少数人狼狈逃回白帝城,不久病死,夷陵这一仗使蜀汉元气大伤。


安定南中

        南中,指今云南、贵州和四川南部。刘备死后,蜀汉南中地区的汉族豪强地主和少数民族上层分子纷纷反叛。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兵分三路,平定越巂、永昌、牂柯、益州等南中四郡的叛乱。诸葛亮安定南中后,仍用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统治,加强了这一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也为蜀国基本解除了后顾之忧,补充了兵源、财源,为北伐准备了条件。

 

七擒孟获

        诸葛亮南征南中时,采纳马谡的建议,对在南中地区很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首领孟获,采取攻心战术。俘虏孟获以后,他不服,诸葛亮对他不杀不辱,把他释放了,让他再战,如此一擒一纵,前后七次,最后孟获心服口服,表示归附,不再反叛。降服孟获,对改善少数民族与蜀汉政权的关系和安定南中,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自此在诸葛亮有生之年,南中无大叛乱。

 

六出祁山  北伐曹魏

        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五次战争。

        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返回汉中。

        228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蜀军粮尽退军。

        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成功得到二郡。

        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军包围祁山,司马懿张郃带兵援救。李严运粮不继,蜀军粮尽退军。张郃追击蜀军至木门,被蜀军射杀。

        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进军到五丈原。魏将司马懿坚守不出,两军相持一百多天。秋,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蜀军退回汉中,至此诸葛北伐结束。

        诸葛亮未能实现北伐曹魏,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也未能实现统一全国的夙愿。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魏国灭了蜀国。266年,魏国大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夺取了魏的政权,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司马炎灭东吴,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时代开始,统一全国。


……………………………………………………………………

 

三国鼎立时期,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中最杰出的莫过于曹操与诸葛亮。

 

曹操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安徽人。他是东汉末年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以汉献帝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中国北方地区;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民、实行“租调制”,促进中原地区经济生产和社会稳定;作为一个军事家,他喜爱研究兵书,认为打仗要随机应变。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仅有2万军队,他正确分析了敌我形势,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的10万大军,壮大了自己的军队。军队壮大了,就需要更多的粮食。曹操便让士兵们在不打仗的时候进行耕作,这种“屯田”的办法,不仅解决了军粮,而且使北方社会的经济逐步好转。建安十八年(213年),获封魏公,建立魏国,定都邺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册封魏王,权位在诸王之上。

电影《赤壁》剧照。图为曹操(张丰毅饰演)。
电影《赤壁》剧照。图为曹操(张丰毅饰演)。


        在政治上,曹操看到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造成了东汉末年的分裂局面,因此,他很注意控制豪强地主的势力。他曾在官府门前设立一些大棒,专门打击那些以强欺弱的人,还让敢打击豪强地主的人做官。这些做法,有利于巩固统治。在用人方面,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也就是只要有真才实学,不论出身怎样,都被录用。因此,在他当权的时候,很多有才华的人都受到重用。这些人为曹操统一北方出了不少力。

        由于这些优势,再加上他控制了汉献帝,所以从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先后消灭了北方各种军阀势力,结束了北方分裂状态。这不仅有利于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也为后来西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称帝,追封皇帝,谥号为武,称魏武帝。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是东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也擅长书法,其书法被后人评为“妙品“。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也都是有名的文学家。 

……………………………………………………………………

 

刘备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汉族,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电影《赤壁》剧照。图为刘备(尤勇饰演)。
电影《赤壁》剧照。图为刘备(尤勇饰演)。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3)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为关羽复仇,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之纪念。

……………………………………………………………………


 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建立者。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219年,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230年,所派将军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今台湾)。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于神凤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24年。


电影《赤壁》剧照。左为诸葛亮(金城武饰演);右为孙权(张震饰演)。
电影《赤壁》剧照。左为诸葛亮(金城武饰演);右为孙权(张震饰演)。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在那儿,他阅读了大量书籍,增长了见识。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帮助他。诸葛亮为刘备详细分析了天下的形势,提出了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的办法。刘备采取了诸葛亮的建议,在赤壁之战大败曹军而获胜,势力由弱转强,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九年(214年),又攻取了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刘备称帝后不久,病死在白帝城,临死前将蜀国的大权都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一心帮助刘备的儿子刘禅。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在西南的少数民族乘机起兵,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带军南下,用计谋和平地解决了矛盾,并获得了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的信任。此后,诸葛亮就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当地人,大大改善了和西南各族的关系。还大力进行了内部的改革,任用有才能的人,注意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加强部队纪律,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攻打曹魏,但都失败了。在最后一次北伐中,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曾发明木牛流马(4)、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5),叫做诸葛连弩,诸葛亮的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成都武侯祠诸葛亮
成都武侯祠诸葛亮



武侯祠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位於四川省成都市。

武侯祠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位於四川省成都市。


注释

1)黄盖: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 “苦肉计” 的故事。

黄盖(图摘自网上)
黄盖(图摘自网上)


2)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 ,东汉末年名将。周瑜出身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汉朝太尉之职。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精通音律,志向远大。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 “三分天下” 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周瑜(图摘自网上)
周瑜(图摘自网上)

3)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将、武圣。早年犯事,流落到涿郡,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跟随刘备颠沛流离。雄壮威猛,号称“万人敌”、雅号“美髯公”。徐州战败后,暂时投靠曹操,亲自斩杀颜良,受封汉寿亭侯。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身边。赤壁之战后,参与攻取荆州地区。刘备入川后,奉命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水陆并进,围攻襄阳和樊城。水淹七军,全歼于禁援军,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想法。面对孙权部下吕蒙、陆逊袭击后方,曹操部将徐晃正面夹击的局面,进退失据,兵败被杀。后主刘禅即位,追谥壮缪。

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关羽(图摘自网上)
关羽(图摘自网上)


4)木牛流马: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 “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 ,为蜀汉十万大军运输粮食。


木牛流马(图摘自网上)
木牛流马(图摘自网上)


5)连弩:利用机械力量连续射箭的弓。一弩十矢:一把连弩,箭匣里装十支箭,可一弩十矢俱发。

连弩(图摘自网上)
连弩(图摘自网上)

…………………………………………………………………………………………


建议同学们阅读一部古代精彩的章回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