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参加一场宴会,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着手中的一束花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我逗他,要他把花给我。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为什么要给爸爸呢?”我问。他扬起小脸,告诉我明天是父亲节。
哦,是父亲节。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料,他又扬起了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这一问,竟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还不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礼物。
孩子看出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你的爸爸吧,他一定会高兴的。”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第二天早晨,是星期天,父亲来看我们了。父亲来,事先没有告诉我。他敲门的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晚小男孩给我的花儿。那一枝花儿,我压根儿没想过要带回来,顺手放在了饭桌上。我猜想,父亲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吗?
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对我说:“爸爸,把眼睛闭上。”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玩捉迷藏的游戏,便佯装闭眼。她从枕头旁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桃子,放到我的手上。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顿时觉得有点儿尴尬。父亲嘀咕了一句,父亲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这一天,毕竟是父亲节,可我连一份礼物都没有准备。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过了一会儿,父亲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摆在桌上,然后对我说:“听你母亲说,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凑了点钱,你把它收好。”我坚持不要,父亲显得有些不高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计较啊!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见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一些槐树楝树,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我们帮不上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了。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叫我早去早回。”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亲商量好了的。父亲临行前到我的书房里,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送几本给我,我想带回去给村子里的人翻一翻。”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父亲很开心,“是戏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哩。”
父亲拿着书,又带着戏票,欢欢喜喜地回去了。我的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叠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佚名《父亲的节日》,有改动)
“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一)作者从哪两方面,觉得小男孩是个有心人? [4分]
(二)文中两次出现“小孩懂事”的用意何在? [4分]
“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计较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
(三)父亲的一番话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怎样的感情? [3分]
“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叠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四)根据你的推测,作者为什么会“沉默”?试加以说明。 [4分]
(五)概述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答案字数不可超过70字。文后须注明确实字数。 [10分]
古代有一个县令很会判案。一天,有两个人来衙门为了一匹绢布打官司,他们都说这绢布是自己的。县令说:“好吧,你们都说是自己的,我看这样好了,把绢布剪了,一分为二,各人一半,行了吧?”于是他就命令手下把绢布剪了,一人一半。两人只好各自拿着绢布回家了。
县令对手下的说:“你们分别去看他们俩人有什么表现。表现难过的人是绢布的主人,而表现高兴的那个就抓起来。”衙役暗中去观察,果然看见一人很开心,一人很难过。于是,他们就把那个高兴的人抓了起来,经过一再审问下,终确定绢布当真不是他的。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