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师的话:
《叶老师深入古文浅说记》主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指导文章,简单介绍古文的一些特色及一些学习古文该注意的事项。我是希望通过这些纸上指导,学生起码会看得懂浅易的古文,并能回答SPM的古文理解题。
之所以把标题加上“浅说“两字,是要提醒大家此系列文章是针对SPM回答技巧而写,很大可能没办法在谈论中广猎很多深奥、意义深远的古文并深入论及古文的美和特色,就像我常说的:”华文的精华和美,不在考卷里”。
因此,希望大家,尤其那些华文造诣比较好的同学,学无止境,自动自发通过有关书籍或网页的阅读,继续钻研古文。
单元:1
教学目标:
古今有别,认识古文,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
单元1:古文里的
简说概念
要读懂一篇古文,先要辨认那些没有实在意义,不需怎么翻译的古文语气助词。
在现代文里,我们常用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了”等来达到疑问、感叹、祈使或陈述的效果。古文和现代文一样,一些句子的句末也有一定语气词。常见的古文语气助词有“也”、“焉”、“矣”、“者”、“耳”、“耶”“邪”、“哉”、“兮”、“夫”等。
大家必须辨认并记下这些语气助词,遇到它们,可以靠句子的语感把它们翻译成“啊”、“吗”、“呢”、“吧”、“了”等现代语助词,有者则无需翻译;否则,会闹不少的笑话。
比如《马说》里的句子:“其真无马邪?”,正确的翻译是“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然而,大家若不知道“邪”字通“耶”字,是语气助词,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文的“吗”,很大可能就会把这句子翻译成“难道真的没有马很邪恶吗?”
再比如《资治通鉴》里的一句“田横,齐之壮士耳”,正确的翻译是“田横,齐国的壮士啊”。大家若不懂得者句子的“耳”字是古文语气助词,很大可能就误把它翻译成“田横,齐国壮士的耳朵”!
辨认这些语气助词,就不会被这些没有实在意思的词汇误导或把时间花在思考这些词汇的意思。
因此,我鼓励大家养成一个习惯:进行翻译一篇古文前,先辨认并圈出篇章里的语气助词。
练习
练习1:(可参考附录1的译文)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为学一首示子侄》
1. 试辨认后列出文章里的语气助词。
矣、也、焉、哉
2. 把“吾一瓶一钵足矣”翻译成现代文。
我一个瓶子和一个碗就够了。(靠语感,把“矣”字翻译成“了”字)
3. 把“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何恃而往!”翻译成现代文。
我这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尚且没有成功,你靠什么去!(这句子里的“也”,可以翻译成“呢”,也可以
练习2:(可参考附录2的译文)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1. 试辨认后列出文章里的语气助词。
邪、也、焉、矣
2. 把“国人称善焉”翻译成现代文。
国里的人称赞(解狐)(这句子里的“焉”,可以不必翻译)
3. 把“祁黄羊可谓公矣。”翻译成现代文。
祁黄羊可以说是大公无私了。(靠语感,把“矣”字翻译成“了”字)
小总结
(每一期,会在这部分为大家讲解常见的古文词汇。)
“故”
附录1:
《为学一首示子侄》译文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附录2: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译文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这个地方没有长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回答说:“解狐适合。”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任用,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回答说:“祁午适合。”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任用,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又称赞)说:“好。”就任用了祁午。国人都称赞(解狐)。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建议真好啊!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