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4827

我爱华文 | 黄咏伦:与华文结缘(26.08.25)

我承认,起初对华文这个科系产生兴趣,可以说是偶然的。

我中学时期曾是一名理科生,因为当时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兴趣,才选的理科,我因此和中国文学擦肩而过。考了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我才发现我的语文科成绩比理科主要科目还要来得好,这令我摸不着头脑,这也引起我的反思。

我究竟选对了科系么?

我思考了一阵后,决定转换跑道,在大学先修班课程弃理从文,并在六选二的课程中选了华文和美术。起初我转系是因美术,但我的美术天分仅限画,不包括上色。然而,我的华文却有了不一般的突破。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诗上交,并替我们做一本诗集供自己收集。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的我,坐在电脑前,脑袋一时空空的,不知该如何下手。忽然间,我想到自己听了不少中文歌曲,也许可以帮上忙,便浏览油管(Youtube)开歌来听。没想到,不听没什么,一听就一发不可收拾,灵感如泉水般涌出,一直在电脑前面写了又写,不知不觉间,六首诗已经出来了。老师也替我们修改了内容,最后再拿去印刷。

事后,同学们读起诗发现到我的诗的诞生都是源自歌曲,纷纷唱了起来。问起我是如何写出诗的,我自己也答不上来。

我是怎么做到的?我对中文是否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有众多的不确定性正等待我去探索。

其实,要说自己喜欢华文是偶然,也并非完全正确。我曾在中学时期尝试写小说,但由于没有灵感,也没有动力,导致作品不了了之。但在考试时,我会主动选择记叙文,能让我发挥讲故事的作文。我也发现,我在这方面总是有机会拿高分,让我有成就感。大学先修班时的诗的诞生,也让我弥补了我之前没出到自己作品的遗憾。

在填写大学和科系选择的表格时,我将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简称博大)中文系填在第六选择。首选次选的有关房子和建筑物的科系因面试过于紧张而失败,最后我被派到第六选择。嗯,没错,就是那个博大中文系。

我一开始曾想过要离开这个科系,去到其他大学念我较喜欢的美术系,但后来和讲师稍微聊过以后,觉得继续留在这里反而更好。有一次,我在浏览社交媒体的时候看见一则有关征文比赛的帖子,看到主题时,我脑海里突然出现相关的灵感,便开始打开文件,写了起来。

既然我可以想出各式各样的故事,要不,尝试走这条路看看?

我灵机一动,开始慢慢摸索每一种主题的可发展性。关注新闻、听歌、看电影,能用得上场的,都去了解一遍,之后就开始着手“集思广益”,将这些素材充当作品的内容。第一次参与,并没什么写作经验,文笔显得青涩,之后回看时不禁好奇,自己当时为何会写出这般作品出来。直至大学毕业,我只得过一次每期一次的小奖项,但这也是一个肯定,我很开心,总算有得奖了。

后来有一次,我看见面子书帖子上有征稿,而那次试着投稿了诗和微型小说,没想到居然被录用了!我的两个作品都被录用在《冠病风暴见真情》;同一个组织之后也办了类似的征文启事,我这次投稿了诗、散文和微型小说,这一次也是有被录用在《疫火之后》。

如今,跟华文结缘的我仍然在写作,虽然并没有什么大成就,但我依然坚持着我的梦想,就是要在觉得自己文笔最好的时候写一本有关篮球的小说,致敬我的童年《灌篮高手》。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