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8086

阅览古今 | (22)隋唐时期 (上)

{隋:公元581 - 618年}


{唐:公元618 - 907年}



隋朝

  公元580年,周宣帝病死,继位的周静帝年仅八岁,无力控制政局。北周外戚隋国公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军政大权落到他手中。公元581年,杨坚废帝自立,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仍定都长安(1)。杨坚就是隋文帝。至此,北周灭亡。公元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在位23年(581年 – 604年)。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


  杨坚是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位望日隆。公元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公元589年,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隋文帝对周边各族,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是在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604年,在仁寿宫离奇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隋朝的灭亡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次子杨广,有才能,但多行暴政,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公元588年,杨广统兵伐陈,为统一南北做出了贡献。他平时伪装仁孝俭朴,博得文帝的欢心,被立为太子,不久他就杀死文帝而即位,又杀害兄长杨勇。他即位后,下令开通大运河,设进士科,促成科举制度的形成。杨广穷奢极欲,在江都越发荒淫昏乱,每日酒色取乐,经常外出巡游,曾三次巡游江都,并营建东都洛阳,修筑西苑。他又好大喜功,三次亲征高丽,发动战争,都遭到失败。繁重的兵役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杨广的暴政终于激起全国的民变,各地的反隋势力乘机纷纷起兵,公元617年,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后,向西攻占隋都长安,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618年李渊废掉杨侑,自立为帝,建立唐朝。618年,隋炀帝在江都兵变中被部将缢杀(2)。不久,隋朝灭亡,前后统治了3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短的王朝。


隋朝大运河

  公元605 – 610年,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南北方的控制,活跃南北物资的交流,动用了几百万民工,花费了6年的时间,开凿了这条大运河。其中有些河段,是把以前挖好的运河修复、增宽、加深,中间也利用一些天然河、湖与运河相连接。隋朝大运河全场2000多千米,水面宽30到70米不等,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大河流,经过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等广大地区。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隋炀帝南下游玩就利用了运河,随行的船有几千艘,在大运河中船头船尾相连,竟有两百多里长。






隋朝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注释

1)长安:今陕西西安。

2)缢杀:绞杀。杨广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那里。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这时,其部下发动兵变,叛军命令将其缢弑。




唐朝

  从唐太宗、武则天到唐玄宗前期,唐朝先后出现过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南及南海诸岛,西越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外兴安岭一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得到开发,国势十分强盛。

  隋唐时期,经济空前繁荣,科技文化成就辉煌灿烂。唐代的书法、绘画、雕刻等成就都很高;唐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发展到了最高峰,李白、杜甫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唐代散文也有很大的成就,韩愈和柳宗元是杰出的代表。唐朝不仅是中国古代强大的王朝,而且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家之一。唐朝与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影响了亚洲,尤其是东亚的许多国家。唐都长安,不仅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它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之一,国外称中国人为“唐人”。

 

李渊(566 年- 635年)

李渊即唐高祖,唐朝开国君主。他出身贵族,祖先李虎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渊七岁时世袭唐国公爵位,617年担任太原留守。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他与晋阳副监裴寂、晋阳令刘文静一起起兵反隋,攻占长安。618年李渊自立为帝,建立唐朝,年号武德。李渊占据了长安,把关中收入囊中。但是金城薛举、武威李轨、马邑刘武周三大割据势力从西北、东北两面威胁关中。为了巩固关中,李渊首先做出了消灭西北军阀的决策。618年,李世民受命带兵消灭薛仁杲,占领陇西。619年又俘获李轨,取得河西。620年,李世民消灭刘武周,收复河东之地。至此,秦、晋之地连成一片,关中得以巩固,于是李渊决定进军中原。620年,李世民率大军进攻洛阳王世充。王世充向河北窦建德求救。621年李世民在虎牢一战中击败窦建德,王世充被迫投降,唐军占领了河北、山东广大地区。

  在中原决战的同时,唐朝开始进攻江南。621年,李靖等人领军从夔州(四川奉节)顺江东下,消灭了割据江陵的萧铣,622年消灭割据豫章(江西南昌)的林士弘,624年镇压了辅公祏起义军。这样,唐朝统一了长江流域及岭南等地。628年,唐太宗消灭了依附突厥、割据朔方的梁师都。李渊父子经过十年征战,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唐统一全国时间表
618年灭薛举、薛仁杲父子
619年灭李轨
620年
灭刘武周
621年灭王世充、窦建德、萧铣
622年灭林士弘
624年镇压辅公祏江淮义军等
628年灭梁师都















唐朝疆域

  唐朝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它最强盛时期的疆域,东临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西北到葱岭以西的中亚,北至蒙古,南达南海。在这个鉴于辽阔的土地上,各民族的连系空前密切。

  李渊在位期间(618年 – 626年),制定了均田令,租庸调法,还颁布武德律,推行府兵制,发行“开元通宝”钱币,确定了唐朝前期制度。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被迫退位。

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



玄武门之变

  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秦王李世民战功最多,他与手下的谋臣猛将形成了强大的政治集团。太子李建成害怕秦王势力会危及他的地位,于是拉拢齐王李元吉密谋除掉李世民。626年,李世民先发制人,率领尉迟恭等埋伏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迫高祖让位。历史上把这场屠弟杀兄、逼父让位的宫廷政变称为“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599年 – 649年)  

  唐太宗即李世民,李渊次子。他在隋末帮助父亲在晋阳起兵反隋,建唐后被封为秦王。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世民西征东伐,战功卓著。626年他为争夺皇位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弟,逼父让位。李世民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发展科举制,注意任贤纳谏,作风开明。他打败东突厥,平定吐谷浑、高昌,被西北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他还派文成公主嫁入西藏,加强汉藏连系。统治后期,李世民在辉煌的成就面前逐渐骄傲起来,贞观后期统治大不如前。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 (627年 -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时,年号是贞观。贞观年间,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用心治理国家,实行了很多开明的政策和利国利民的措施,使唐朝政权得到巩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历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知道要做到政治清明,就要善于用人,还要广泛听取意见。因此只要有才能的人,不管出身贵贱,都能得到他的重用。魏征(1)敢向太宗直接提意见,即使太宗生气,也不退让。魏征病死,太宗痛苦着说:用铜作镜子,可以整理衣帽;用历史作镜子,可以了解兴亡;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对错,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唐太宗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合并州县,节省开支;让人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减轻劳役负担,让农民的生产时间得到保证等。这些措施很得民心,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唐太宗采用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护。唐太宗还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使汉藏民族关系更加友好亲密。

…………………………………………………………………………………………

注释

1)魏征: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参预朝政,校定古籍。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曾先后陈谏200多事,劝戒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 643年去世。 魏徵参与修撰《群书治要》及《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于《魏郑公谏录》和《贞观政要》两本书里。


2)魏征在《贞观政要》中说:“君,舟也;人(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是,皇帝是船,人民是水,水能载船,也能覆船。他把老百姓比喻为水,把自己唐朝统治者比喻为船。船离不开水,水能载舟,如果唐朝统治者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关心群众疾苦,还像隋朝统治者那样,水会掀起波浪,人民也会反抗,那么统治之船也是会被人民群众掀起的波浪打翻的。


武则天

武则天(公元624 – 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执政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武则天从小聪明果断,通文史,长得又漂亮。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 太宗死后,武则天被送进寺院做尼姑。太宗的儿子唐高宗当太子时就看中了武则天,他当上皇帝两年后,就把武则天从尼姑庵里接了出来,后来又废了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当上高宗的皇后,帮高宗处理朝廷事务,并乘机除掉一些反对她的大臣。唐高宗身体不好,他看武则天十分能干,有时就把朝政大事交给她去处理,武则天的权力因此越来越大,与高宗并称“二圣”,就是两个皇帝的意思,参预朝政。

  公元683年,高宗驾崩后,武则天就以太后的名义管理朝政,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公元690年,武则天做了女皇帝之后,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建立武周政权。武周时期,在政治上,前期曾任用酷吏打击反对派,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履兴大狱。后期知人善任,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和武举,并且大力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员。继续推行唐太宗所施行的农业生产政策,发展经济,选拔人才,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得以发展。军事上,她派兵收复安西四镇,确保西北边防的安全和中西商路的畅通,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她统治时期任用武氏家族,对佛教大力推崇,佛寺兴建频繁,也给老百姓增加了负担。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唐中宗复位,迫使其退位。武则天在大臣的逼迫下将皇位传给了儿子唐中宗李显,结束了武周统治,复唐国号,李氏又恢复了唐朝的统治。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分入葬乾陵,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开元盛世

  开元(公元713 -74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到开元末年,经过100多年的积累,唐朝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景象,历史上叫做“开元盛世”。

  唐玄宗又称唐明皇,是武则天的孙子,他当上皇帝后,立志继承唐太宗的事业,任用有才能的人,接受大臣的正确意见,精心治理国家。有一年,河南等地发生很严重的蝗虫灾害。蝗虫飞过时,黑压压的一大片,连太阳都遮没了。田里的庄稼都被蝗虫吃光了。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上天降给人们的灾难,没有办法。但唐玄宗听从当时宰相的意见,认为蝗虫只不过是一种害虫,没什么可怕的,应坚决消灭它。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各地的虫灾都得到了治理。

  唐玄宗在位最初的20年里唐朝出现了兴盛的景象。大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这样描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句的意思是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都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开元年间,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商业和交通也很发达。扬州位于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中外商人汇集,城市特别繁华。唐都长安城里更是热闹非凡,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使臣、商人、学者、工匠都争相前往唐朝进行友好交往,开展贸易,学习文化、技术。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战争。天宝年间,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不理朝政。国家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锐减。安禄山骗取了唐玄宗的信任,掌管10多万人的兵权。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兵15万,在范阳发动叛乱。叛军很快攻占洛阳,直抵京城长安东边的大门——潼关。接着,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建立起一个割据政权。安禄山死后,他的部将史思明继任叛军首领。762年叛乱得以平息。这场叛乱使中国北方经济遭受严重摧残,唐朝从此走向衰弱。






上一篇     |      下一篇